Quantcast
Channel: 用户iKnow的RSS
Browsing all 5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普林斯顿的春天

春天,普林,雨后,傍晚。1.雨后彩虹,真的已经很多年没有见了;2.雨后彩虹,虽然只是一道弧,也很美丽3.水天一色,哪里是天?哪里是水?4.;水天一色之“下水”篇。其实,这一张才是真正的“水在下、天在上”,上面那张是180度旋转了。5.晚霞湖景(1)6.晚霞湖景(2)7.林间小道8.林间小道9.青青河边草10.两对夫妻

View Article


《空难的教训》启示

看过不少Discovery的纪录片《空难的教训》,从这些空难事故中,我觉得有至少有3点值得我们学习:1)调查人员的执着与敬业,甚至不惜花几年分析各种可能原因,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比如有次空难迫降虽有数十位幸存者,但调查人员依然一丝不苟地调查,发现座位设计有问题,从此座椅承重标准从9G增加到16G。2)事故责任方的严肃认真与开诚布公。他们愿意把一些空难相关资料公布出来,并欢迎系统外的力量帮助参与解决问题...

View Article


iPhone之酷应用(悼念乔布斯)

苹果教父斯蒂夫.乔布斯离开了这个已经刻下他烙印的世界。大家都在谈影响力(makeImpact),科学家希望通过发现改变人们的观点,工程师希望通过发明改变人们的生活,艺术家希望通过创作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乔布斯是工程师与艺术家的完美结合。同时,他的经历又让他拥有哲学家的深度。乔布斯一直就不是完美的人,但让我佩服的是他总能不断地认识自我,改变自我,从而改变世界。---------------...

View Article

谁推动了信息产业发展?(美国科学院报告《信息产业创新》)

【注:本文已发表在2012年第9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3年,美国科学院国家研究顾问团(NationalResearchCounciloftheNationalAcademies)对信息产业的历史与发展进程进行了调研、分析与评估,形成一份供美国政府决策参考的重要报告——《信息产业创新(InnovationinInformationTechnology)》。这份报告旨在强调基础研究对信息产业...

View Article

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教授侧记

一、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很荣幸在李凯教授组里做博士后,在他指导下做一些研究工作。今年春节回国过年,我最早也是从科学网上得知李凯老师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立刻给他发了一封祝贺的邮件。没想到李老师回信说:“Itwasasurprise.Ihadnoidea.”因为美国工程院是提名制,所有很多候选人并不知道自己被提名,和诺贝尔奖差不多。李老师后来说他也是工程院公布结果前两天才知道的。这是普林华人、新泽西华人中...

View Article


系统设计黄金法则:简单之美

【注:本文已发表在2012年第5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最近多次看到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文章与讨论,再加上以前读过的其他资料以及自己的一些实践教训,让我觉得应该把这些资料汇总整理一下。如果要从讨论不同系统的众多资料中总结一条黄金法则的话,那只有一个词——“简单”;如果用一个英语单词来表达的话,那就是——KISS(KeepItSimple,Stupid!)。麻省理工方法与新泽西方法(MITApproa...

View Article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之旅

【2011年6月去加州开会抽时间参观了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后来在新浪微博(@包云岗)上写了一个系列,现整理成一篇科普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0).2011年6月份去加州参加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四年一次联合大会【FCRC(FederatedCo...

View Article

普林斯顿大学招聘之学术报告系列

【注:本文已发表在2012年第6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每年二三月份是美国高校招聘助理教授教授的季节,今年普林斯顿计算机系只计划招一位助理教授,但上百人申请,其中9位获得面试机会。他们会来到普林斯顿进行为期两天的面试,不仅要和系里十几个教授面谈,而且要向全系作学术报告。我参加了大多数候选人的学术报告。这9位候选人分别来自不同的领域,有新兴的Crowdsourcing、用户隐私,也有相对比较传统的...

View Article


世纪图灵纪念

【注:本文已发表在2012年第11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1912年“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AlanTuring)诞生。1930年代,计算机先驱们齐聚普林斯顿小镇,图灵、邱奇(AlonzoChurch)、冯诺依曼(JohnvonNeumann)、哥德尔(KurtGödel)、克林(StephenKleene)……。;2012年,普林斯顿大学举行了“世纪图灵纪念庆典”,...

View Article


正能量:我们的未来比想象的更好

去年读过PeterDiamandis和StevenDotler合著的新书《Abundance:TheFutureIsBetterThanYouThink》,颇有收获,这篇读后感在我的笔记本已经躺了半年多了,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一、“野心家”本书的作者PeterDiamandis是一位“野心家”。人们常说,只有天空才是极限。但对于Peter,浩瀚的太空也阻挡不了他的脚步。Peter是MIT本科、哈佛...

View Article

How to identify a research problem

【这是自己在2012年5月16日随手记录的,一直没想过与大家分享。一方面觉得自己研究水平还比较初级,似乎都是大牛才有资格介绍这种话题;另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很多见解也是比较肤浅,而英语写作水平也不高,公开出来很可能会贻笑大方。但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忽然心中顿悟,觉得自己这个阶段更需要与其他人交流分享。】MyStoryatPrincetonIjustcompletedthePARSECprojectand...

View Article

CPU架构之争:RISC的诞生与发展缩影

推荐我们小组一位大四本科生黄博文写的关于过去30年CPU两种架构RISC与CISC之争的科普文章《RISC的诞生与发展缩影》。很难得这篇文章是出自一位90后的本科生,作者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史如数家珍,折射出他对这个领域的热爱和专研。我也很高兴这位学生就在我们小组。如今据IDC统计,全球IT市场超过2万亿美元,而IT产业最核心的处理器芯片不仅自身构成数千亿美元的产业,而且按照摩尔定律——每隔18个...

View Article

我的计算所之缘

【补记】“时间都去哪了?”一晃十几年过去了。2003年大学毕业之际,我做了一个人生选择,一边是一份招商银行月薪9000的工作,说实话比我五年后博士毕业留所时工资还高;另一边是本不抱一点希望的计算所读研机会,该如何选择?最近找资料偶然翻起了以前在南大小百合bbs上的帖子,03年作出人生抉择时的很多事都历历在目。现在看着这些文字,觉得很是充满稚气俏皮,但却是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现在把...

View Article


浅谈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合作研究

【注:本文已发表在2014年第5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最近网络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微故事:“某企业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线,结果发现经常会有空盒流过。厂长聘请一个博士后花了200万设计出一个全自动分检系统。一个乡镇企业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民工花90元买了一台大电扇放在生产线旁,一有空盒经过便会吹走。”这个微故事不断出现在笔者的视线中,想必在网络上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引起了共鸣,所以大家争相转发。平...

View Article

数据中心与黑客帝国

【注:这是在8月13日一个在线沙龙上的主题分享的回放】【静.沙龙】推出【主题分享】,每周三晚9:00-10:30,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媒体与舆情监测、前沿科技与人文等主题进行微信群的在线交流、探讨。;【静.沙龙主题分享】第5期;数据中心与黑客帝国主讲嘉宾:包云岗主持人:中国经济网经营顾问杨静嘉宾介绍:;包云岗: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工作于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目前...

View Article


普林斯顿大学李凯教授:促进中国高科技科研创新的想法

【注:此文发表于2014年第6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CCCF)】李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海外理事、2008CCF海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013CCF青年精英大会特邀讲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aulM.Wythes'55,P'86andMarciaR.WythesP'86讲席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ACMFellow、IEE...

View Article

诚邀“青年科研人员困惑”调研反馈

【匿名问卷地址:http://www.wenjuan.com/s/JFrYNr/,也可选择下面提供的其他方式提供反馈】青年科研人员,或俗称青椒,本处于最具创造力的黄金年龄段,但现实中却往往会有一些有力使不出的感觉,或是受到国内大环境的影响,或是受到单位小环境的束缚,也可能是自身观念的约束。相信很多青年科研人员心中会有各种困惑。比如继续留在高校还是去企业?李凯老师在《促进中国高科技科研创新的想法》一文...

View Article


漫谈错误的技术预测

【注:本文已发表在2015年第3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最近《IEEETheInstitute》杂志列出了历史上五个著名的错误技术预测[1],很多读者们看过之后觉得不过瘾。在此笔者又追加了若干有名的错误预测以飨读者(如表1):表1.著名的错误技术预测;这些预测者都是各自领域的精英,为何他们会做出这些看起来有些荒唐的预测?先抛开这个问题,让我们把视线从技术转向股市,来看一下马化腾对腾讯股票的预测。2...

View Article

忆2012年普林斯顿毕业季

又是一年毕业季,每年5月底的普林小镇都会迎来一批客人。他们是昔日普林的老主人,故地重游是为了重温往日同窗之情,也是为了见证新一届普林毕业生的人生启程之旅。为了迎接这些老校友们,普林斯顿大学宁静而美丽的校园会忽然之间冒出一顶顶硕大的帐篷。每个帐篷布置风格迥异,但入口都会挂有5块带有年份的电子牌。白天经过时这些电子牌显得毫无生气,在白色的帐篷前面,黑色的背景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违和感。其实它们在等待黑夜的来...

View Article

计算所201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各位同学、各位家属,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2003年本科毕业到计算所读研,2008年博士毕业,也是各位同学的师兄。但很遗憾我错过了2008年的毕业典礼。今天,能有机会以导师身份参加2015届计算所毕业典礼,与大家一起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我感到很荣幸。在此也谢谢研究生处的邀请!其实,不管大家以前是来自哪个学校,属于哪个专业,从入计算所的第一天开始,我们都贴上了一些相同的标签...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5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