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ceton 生活小记(4)
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的大牛Berkeley的DavidPatterson教授曾撰文写过一篇文章《您的学生就是您的财富》,其中提到导师的一个责任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能让学生提高研究品味、能经常获得反馈、能培养友谊和热情。说说研究品味。研究其实和穿着打扮一样,也有品味之分。品味好的研究,从项目的动机就能吸引人;而品味般般的研究,很难让人产生共鸣。而提高研究品味,核心就是提高辩赏研究价值...
View Article中国教授离王健林的小目标有多远?
【发表于2016年11月的《财经》杂志】导读:中国的教授们面临一个最好的创业时代,但同时也肩负着两重挑战——不仅需要探索新的发明技术,更需要参与探索中国创业生态的完善之路面对陈鲁豫的采访,王健林无意中说出了他对年轻人的期待——设个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一夜之间,“王健林的小目标”蹿红大江南北,成为众人的口头禅,却少有人真的以此作为努力的目标。因为,这个小目标对于普罗大众实在是太遥远了。那么,它对于大...
View Article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研模式探索
【注:近期科学网上有诸多关于教授该不该去工业界、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关系的讨论。关于这个话题,今年年初刚好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相关的文章,介绍我们过去5年和工业界合作的实践经验。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原文发表于2017年第1期《中国科学院院刊》】http://www.bulletin.cas.cn/publish_article/2017/1/20170113.htm摘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
View Article专访2017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许晨阳教授
未来科学大奖是民间发起并出资设立的一个科学研究奖项,2016年1月17日宣布成立,奖金为100万美元。首届设“生命科学奖”和“物质科学奖”两个奖项,第二届增设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2017年9月9日,施一公、潘建伟、许晨阳分别获得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后,作为未来论坛青年理事,我在第一时间电话连线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许晨阳,对...
View Article关于RISC-V成为印度国家指令集的一些看法
本文于2017年11月28日完稿,将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8年第1期发表。处理器指令集是软硬件的接口,是核心基础软硬件生态系统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1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布了开放指令集RISC-V,并很快建立起一个开源软硬件生态系统。很多企业开始将RISC-V集成到产品中,例如全球第一大硬盘产商西部数据(WesternDigital)最近宣布将把每年各类存储产品中嵌入的10亿个处...
View Article假期陪伴孩子学习的一点体会与感受
和大家一起起探讨一下孩子教育与成长。两个学习规律平时会了解一些关于学习方法本身的研究,其中有两条规律印象特别深刻:1.人很难通过听讲完全掌握知识;;这个学习金字塔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各种学习方式对掌握知识的效果。可以看到仅仅通过听讲,能掌握的知识只有5%,只有通过实作演练(即练习)才能较好地掌握知识(>70%)。2.人学习到的知识会随时间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View Article与新晋图灵奖得主的虚拟对话
【本文于2018年3月28日完稿,发表于《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8年第4期】2017年度的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终于揭晓——斯坦福大学的约翰●轩尼诗(JohnHennessy)教授与加州大学大卫●帕特森(DavidPatterson)教授由于为设计更快、更低功耗以及精简指令集(RISC)微处理器创建了一套系统的、量化的方法而获此殊荣,这也是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第五次获得图灵奖。相比于前几位图灵...
View Article人工智能在中国是否存在泡沫?
;;在很多人心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计算机=人工智能”。所以我这个人工智能外行、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方向的,也会经常被问起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就老有人问一个类似的问题——“人工智能在中国是否存在泡沫?”;;;去年在大连夏季达沃斯的一个论坛上,我就以计算机大同行、人工智能外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比较宏观,仅供大家参考。以下是发言内容:;;;关于这个话题,有几个关键词需要理清。第一是...
View Article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该追求什么”的讨论
;;;;;;;;2018年1月8日,科技部发布2017年信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依托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体系结构国重”或“国重”)在信息领域3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列第6位,被评为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结构国重于2012年正式成立,首次参加评估便获得优秀,尚无先例。;;;;这样的成绩和国重领导层(孙凝晖主任、李晓维常务副主任与冯晓兵副主任)倡...
View Article我的2018:微信朋友圈的24个瞬间
2018年已去,心中思量着如何总结自己的2018。拿起手机翻起微信,才意识到其实微信朋友圈已经记录了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于是截取了24个朋友圈,回顾2018年的经历。虽然朋友圈只是记录和我相关的一个个瞬间,但其实每个瞬间背后离不开身边很多人在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是几年中的持续积累与辛勤付出。在此,我也想用这些瞬间对他们表示感谢与敬意!(一)2018年元旦:2018年的第一条朋友圈:一分关于帽子的自嘲...
View Article降低芯片设计创新门槛——从互联网成功经验看开源芯片生态发展
降低芯片设计创新门槛——从互联网成功经验看开源芯片生态发展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包云岗;2018年,中国企业遭遇芯片禁售令而陷入困境,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再次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如何尽快找出一条破解之道,在笔者看来,除了国家加大对卡脖子技术的重点扶持以正面应对之外,呼吁各界参与开源芯片行动,也不失为一条新的道路。;开源软件助力中国互联网产业成功2018年4月10日,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
View Article非“首创”研究等于低价值吗?
最近一周内连续两位博士生找我倾诉,告知他们决定放弃博士学位了。其中一位在国外,已经合作发表了顶级会议论文;另一位在国内,他的研究工作其实已经得到了组里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并开始撰写顶级会议论文。交谈中,我发现除了生活因素,他们都对自己的研究状态不满意,尤其是对工作的价值、科研的意义感到困惑。其实不只是博士生,甚至工作多年的科研人员,都会产生这种困惑。一项研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该如何定位?这不仅仅是关于 ...
View ArticleHow to identify a research problem
【这是自己在2012年5月16日随手记录的,一直没想过与大家分享。一方面觉得自己研究水平还比较初级,似乎都是大牛才有资格介绍这种话题;另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很多见解也是比较肤浅,而英语写作水平也不高,公开出来很可能会贻笑大方。但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忽然心中顿悟,觉得自己这个阶段更需要与其他人交流分享。】MyStoryatPrincetonIjustcompletedthePARSECprojectand...
View Article世纪图灵纪念
【注:本文已发表在2012年第11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1912年“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AlanTuring)诞生。1930年代,计算机先驱们齐聚普林斯顿小镇,图灵、邱奇(AlonzoChurch)、冯诺依曼(JohnvonNeumann)、哥德尔(KurtGödel)、克林(StephenKleene)……。;2012年,普林斯顿大学举行了“世纪图灵纪念庆典”,...
View Article正能量:我们的未来比想象的更好
去年读过PeterDiamandis和StevenDotler合著的新书《Abundance:TheFutureIsBetterThanYouThink》,颇有收获,这篇读后感在我的笔记本已经躺了半年多了,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一、“野心家”本书的作者PeterDiamandis是一位“野心家”。人们常说,只有天空才是极限。但对于Peter,浩瀚的太空也阻挡不了他的脚步。Peter是MIT本科、哈佛...
View Article远景研讨会:面向下一代计算的敏捷开放硬件
一、开篇2019年度计算机体系结构旗舰会议ISCA于6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召开。6月23日与ISCA一起举行的远景研讨会(SIGARCHVisioningWorkshop)吸引了上百位听众。一方面是因为此次研讨会主题“面向下一代计算的敏捷开放硬件(AgileandOpenHardwareforNext-GenerationComputing)”是当前体系结构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View Article远景研讨会纪要:面向下一代计算的开源芯片与敏捷开发
【7月14日开始动手写这篇文章,白天事情太多,只有晚上才有点时间查资料、整理文字和图片,断断续续地花了大约30个小时。已经过去三个星期,今天终于完稿了,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对开源芯片与敏捷开发的理解更全面深入了一些。全文较长,约12000字,另外还有38张图片】导读;;;;;;近年来,开源硬件与芯片敏捷开发备受关注,本文将解读2019年6月23日举办的远景研讨会上11个学术报告,为读者呈现该方向的前沿动...
View Article一个嘉奖真心做事认真做事的时代
;;;;;;;;趁高温假最后几天和家人朋友一起看了《哪吒》,看票房已近30亿,看这势头最终有望突破40亿,可以说又把中国动画片电影一下子提到了国际水平。;;看电影前已经听好几位朋友极力推荐,我也做了些功课,尤其是导演饺子。了解之后,无比感慨:一、为同龄人感到自豪;;;;;;;;和《流浪地球》导演郭帆一样,饺子和我都是同龄人,都是1980年生,都是99年上大学。看到一群在电影界的同龄人不断突破,把中国...
View Article处理器芯片开源设计与敏捷开发方法思考与实践
【本文发表在最新一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CCCF)》】处理器芯片开源设计与敏捷开发方法思考与实践包云岗,张科,孙凝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处理器芯片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软肋,如何破解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各界都在积极实践与探索。本文从分析降低芯片设计门槛的三大需求出发,提出可借鉴互联网产业的开源理念,通过构建开源芯片生态来应对。同时,进一步梳理构建开源芯片生态的四个要...
View Article伯克利科研模式的启发
;;近来,RISC-V(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架构)在全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9年10月,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TheEconomist)刊出了“YourownRISC”一文,判断“像RISC-V这样的开源硬件也许会在未来十年实现类似开源软件式的扩张”。RISC-V的发明者与推动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的引领地位,令绝大多数大学和研究机构难以企及。;;然而3年前,依托于中科院...
View Article